首页

美女坐脸

时间:2025-05-24 14:13:41 作者:中方驳美驻菲大使涉华言论:美方不要再利用菲律宾在南海挑事 浏览量:53966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国正在推进玉米进口的多元化,以改变进口过度集中于美国一家的格局。而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巴西和美国玉米的市场份额之争将会愈演愈烈。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日报道,作为全球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玉米价格在8月下旬跌破了每蒲式耳5美元的整数关口,9月19日更是跌到了4.6美元区间,这是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位。压垮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原因是美国玉米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下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第一大玉米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国正在减少从美国的进口。

  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向中国的出口正在激增,导致美国在中国的玉米进口中存在感不断下降。国际金融信息公司路孚特通过海上运输船推算的中国进口数据显示,8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玉米只有24万吨,比接近150万吨的2022年8月下降了83%。去年8月,中国没有从巴西进口玉米,而今年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飙升到了58万吨,远高于美国。而从9月截至28日的数据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达122万吨,美国则仅有7万吨。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此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乌克兰,2022年中国进口的玉米中,美国占比70%左右,乌克兰占比超20%。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国改变了依赖这两个国家的策略,转向进一步扩大玉米的国际来源。

  彭博社去年曾首次报道称,中国开始“罕见地”从巴西进口玉米。虽然巴西已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在过去9年中,中国几乎没有从巴西进口过玉米。今年5月,中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抵达,标志着中国继巴西之后又正式打通了南非玉米输华通道。至此,中国玉米进口开始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格局。

  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理事研究员阮蔚对《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中国转向巴西玉米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丰收,巴西玉米的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二是为了增强粮食安全,这是中国推动进口国多样化的结果。

  2022年中国进口了2062万吨玉米。彭博社分析称,从长远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或将鼓励巴西农户进一步种植玉米,从美国夺走更多的市场份额。巴西官方8月24日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该国的大豆和玉米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将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并将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供应国。

  彭博社在报道中还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截至2023年8月31日,美国将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桂冠让给了巴西,而且这一趋势可能永远无法逆转。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刘栋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立足国内供需,进一步拓展进口渠道,有利于打破玉米严重依赖一国的市场风险,使中国更从容地应对未来国际玉米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他认为,巴西玉米价格合适,增加进口符合中方利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8月19日—8月25日)

一组数据印证飞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跨越性增长。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81缩小到2.39。

宋涛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暑期期间,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天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届时,G6京藏高速八达岭出口辅路、东岔路交通压力较大。景区停车位较为充足,目前开放岔西和黑龙潭两个收费停车场以及前山、滚天沟、万金峪等六个免费停车场,采取外部道路大循环、内部道路小循环、停车场交替使用的模式,引导车辆循环有序进出车场,以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在八达岭路、东岔路、府前街沿线设置隔离护栏和临时引导标识,引导游客车辆停放。在游览高峰期,上午10时将出现车位饱和的情况,下午4时后,情况将有所缓解。前往八达岭长城的交通方式多种多样,除自驾前往外,也可乘坐高铁直达,京张高铁从北京北站或清河站出发,只需短短十几分钟,即可抵达八达岭长城站,方便进入景区游览。

日本执政联盟未获众议院过半议席 经济问题叠加黑金丑闻影响选情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最高检:“按键伤人”必须付出代价

下半局易边再战,海南队开局连拿4分,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在后面的比赛中,两队各有收获,但海南队始终保持领先,最终获得男子珍珠球项目的一等奖。

雨雪天气,公众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是否组织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否定期带队开展自查自改;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全员安全责任制、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和演练,以及事故警示教育和防范措施等方面是否落实到位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